首页 > 2017年网上直播 > 2017年第十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 > 直播摘要

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有关情况

来源:交通运输部    2017-11-23

【字号 】    【我要打印

   刚才也介绍了,推进多式联运发展,是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。大家对多式联运可能都有一定的了解,多式联运是依托两种及以上的运输方式有效衔接,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,可以充分发挥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,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效率、降低运输成本,据测算,对中长途运输可以降低成本30%,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,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积极意义。 

   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交通运输部会同多个有关部门,将多式联运作为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、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、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,统筹谋划、综合施策,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,取得初步成效。

  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强化。2016年12月,经国务院同意,《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》的印发实施,使多式联运上升为国家战略,成为新时代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。二是市场环境持续向好。重点领域改革稳步向纵深推进,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,公路货运市场治理力度不断加大,水运市场改革深入推进。三是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。各方企业积极开展多式联运业务,创新服务产品,形成了海铁、公铁、陆空等多种联运模式,发展了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,兼顾商品车、冷链专业多式联运等服务。四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截至2016年年底,我国“五纵五横”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,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.4万公里,公路总里程达到469.6万公里,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.71万公里,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18个。五是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入。驮背运输、冷藏运输等专业联运装备,以及多式联运专用载运机具加快研发,技术装备专业化、标准化、集装化水平明显提高,信息资源加快整合,多式联运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。六是标准规范建设成效初显。交通运输部成立了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下设多式联运工作组,制订了多式联运技术标准体系框架,编制完成了多式联运术语、运载单元标识等多项标准。

   不久前,交通运输部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多式联运现场推进会,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、建设交通强国奋斗目标,对我国多式联运发展进行了总结,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。下面,我向大家通报一组数据,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取得的积极进展。 

   在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方面,交通运输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目前,已对50多个具有多式联运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给予资金扶持。铁路物流基地布局进一步完善,已建成12个集装箱中心站,8个内陆铁路口岸,正在加快推进208个一、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建设。全国7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、口岸服务功能的内陆无水港,为多式联运中转和组织提供基础平台。

   在集疏运体系建设方面,加快打通铁路、公路进港“最后一公里”,目前,全国43个规模以上港口建成了集疏运铁路,沿海和内河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不断提高,一半左右的重要港区接入了高等级公路。近年来,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0%以上,今年前三季度完成250万标箱,同比增长32%。

   铁路国际合作机制、民航货运改革均取得突破。截至目前,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到57条,国内开行城市34个,到达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,今年1至9月,中欧班列开行2489列,同比增长121%,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物流品牌。全国全货机数量稳步增长,中国邮政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增至33架,顺丰航空全货机达到56架,空陆联运能力不断增强。

   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效初显。2016年,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多式联运示范工程,第一批发布了16个示范工程项目名单。今年11月初两部委又公布了第二批30个示范工程项目名单。运行监测数据显示,今年1至9月,第一批16个示范工程累计开通示范线路140余条,参加多式联运的企业700余家,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运量超过60万标箱,降低能耗约40万吨标准煤,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超过55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