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是全国6个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,涉及藏区、彝区、秦巴山区和乌蒙山区等四大国家连片特困地区。贫困范围广、贫困程度深,特别是藏区、彝区等地均处于深度贫困地区,自然条件恶劣,经济基础薄弱,攻坚难度大。“贫困”中的“困”某种含义就是指的交通问题。四川贫困地区对外运输通道不畅、路网结构不完善、通达程度不够等问题突出,加上这些地区大多位于高山峡谷,地形地质条件复杂,工程建设难度大、投资高,交通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。四川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发挥交通运输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和先行作用,要求交通运输当好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,下好脱贫攻坚先手棋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,四川交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。
一是树立先行意识,科学谋划交通脱贫攻坚。为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及时研究制定了“十三五”交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,明确了攻坚目标和攻坚任务,落实了保障措施,五年计划新改建公路5.57万公里,投入资金2450亿元。同时,针对甘孜藏区、大小凉山彝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这些贫中之贫、困中之困的“硬骨头”,聚焦聚力、综合施策,制定实施了多轮交通扶贫攻坚方案,累计规划投资1367亿元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二是勇担先行使命,全力推动交通脱贫攻坚。工作中始终坚持“三个优先”,分别是:工作安排优先,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逐县、逐村精准制定计划,建立清单,抓好项目落实落地。资金保障优先,按照国家支持“三区三州”脱贫攻坚意见,省委专门印发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,再次提高了深度贫困地区项目补助标准。80%的省级资金投向贫困地区。措施跟进优先,简化审批程序,推广国省干线代建、农村公路打捆招标,实行重点督导、蹲点督导和“负面名单”管理等“组合拳”监管。
三是争创先行业绩,支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2.3万公里,占全国新改建里程的十分之一。解决了306个乡镇、145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问题。完成溜索改桥工程74座,实现98.7%的乡镇通油路、97.1%的建制村通硬化路。尤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,有效缩短了甘孜德格等深度贫困县联系成都经济区的时空距离。到今年底,我省所有贫困县基本实现通二级及以上公路(“三州”通三级及以上公路)。除甘孜、阿坝、凉山“三州”外,所有贫困县均有建成或在建高速公路覆盖,特别是雅康高速公路雅安至泸定段即将试通车运行,将结束四川藏区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。目前,汶马、绵九、宜攀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约6000公里也正加快推进建设中。
四是推动四好并进,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省委省政府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作为脱贫攻坚、改善民生、统筹城乡的重要抓手,纳入省委1号文件强力推进。省政府制定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、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评定办法,出台激励政策,全面掀起“学示范、创示范”的农村公路发展热潮。我厅精心组织,健全工作机制,强化督导考评,系统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纵深发展。今年,经严格考评,全省成功创建了首批14个“四好农村路”省级示范县和3个全国示范县,以点带面,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服务脱贫攻坚,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提供支撑、当好先行。
下一步,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,继续下大力气加快贫困地区交通建设,加足马力、快马加鞭,全面构建“外通内联、通村畅乡、班车到村、安全便捷”的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网络。
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纵深发展。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“把农村公路建好、管好、护好、运营好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,加快推进通乡通村、窄路加宽、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等项目建设,强化管理养护,加快农村运输发展,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农业产业发展、惠民利民能力,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确保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“通乡通村两个100%”兜底目标任务,2020年基本形成“外通内联、通村畅乡、班车到村、安全便捷”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,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、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。
二是加快推动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。全力加快贫困地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建设,到2020年底,市(州)到县全面实现二级及以上(“三州”三级及以上)公路连接,所有贫困县至少形成两个二级及以上(“三州”三级及以上)的对外公路通道。
三是加快推动高速公路向贫困地区延伸。确保建成雅康、汶马等一批项目,推动贫困地区高效便捷融入长江经济带和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发展。到2020年底,高速公路实现对除“三州”外所有贫困县全覆盖。